物薄用重----太极拳——-郭依军
发布人:校工会、教职工诗词协会  发布时间:2018-06-14   浏览次数:185

物薄用重----太极拳


   附属小学  郭依军


物薄用重一太极,刚柔相济阴阳体。
松活弹抖缠丝劲,内外兼修观有仪;
道法自然中庸美,澄怀观道有禅意。


雾绡轻裾洛神女,曲水流觞兰亭笔。
轻风拂柳柔中韧,落雁平沙拓印泥。
翩若惊鸿霓裳舞,宛如游龙入海底。
大鹏展翅云低树,脚踏汉鼎拔山兮


两仪四象生八卦,上下一贯气神行

看似行气实行意,以意行气神通领。
梅兰山岳俱有气,宇宙虽小泾渭明。
外走其像内守静,澄潭碧水月照清。


转关折迭触圆掤,化打相合虚实生。

藕断丝连情切切,留恋缱绻松非松。
神韵堂堂姿飘逸,气度皇皇势厚重。
瑶岛散仙隐紫气,一缕兰香出月宫。


卖油穿钱熟之巧,磨杵成针持以恒。

阶及神明致虚极, 感而隧通天地融。
中得心源得大观,外师造化觅泥鸿。
江水涛涛知气象,拈花一笑意无穷。

悠悠南山东篱下,翩翩林湖晚霞风。

 一袭白衣三尺剑,两杯清茶九道功。
乾坤自有风流在,羽扇纶巾谈笑中!



注释:  
1.物薄用重:
 《大过卦》系辞曰:“初六,藉用白茅,无咎。子曰:“苟错诸地而可矣;藉之用茅,何咎之有?慎之至之。夫茅之为物薄,而用可重也。慎斯术也以往,其无所失矣”。大意是说,祭器之下铺以白茅草,没有什么过失。孔子说:“祭器本来可以放在地下,现在下面铺上了茅草,没什么不对,是很慎重的表现;而铺在祭器之下,就是重用了。由此,推及其它,就不会有失了。这里表现“物薄而用重”,就是高雅。如果是物“重”而重用,就是俗而非雅太极拳亦是高雅艺术,如白茅承器,物虽薄却承载“道”。
2.内外兼修: 
    就是精神世界与肉体健康统一修炼,不能偏废,标本兼而为上,
2.澄怀观道:
《南史•隐逸传》:老疾将至,名山恐难遍睹,唯澄怀观道,卧以游之。澄怀观道,本是禅的境界……拈花微笑里领悟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禅境, 澄怀观道也道出了太极拳的修炼理论,即太极拳外在的“形美“不是最终追求的目标。终极目标是太极拳中蕴含的“道”这一心灵境界。

3.雾绡轻裾:
   曹植《洛神赋》“曳雾绡之轻裾,微幽兰之芳蔼兮”,意思是拖着薄雾般的裙裾。太极之美如是。
4.翩若惊鸿:
     出自曹植《洛神赋》“婉如游龙,翩若惊鸿”。
5.瑶岛散仙:
   《石门铭》是北魏著名的摩崖刻石,康有为《广艺舟双楫》评曰:远书《石门铭》,飞逸奇恣,......不食人间烟火,可无传嗣。又评:《石门铭》若瑶岛散仙,骖鸾跨鹤......。

6.格:
    艺术作品的质量、格调,
《师友诗传录》﹝七言律诗﹞至盛声始远,品格始高。
品性;性格。
李中《庭苇》诗:“品格清於竹,诗家景最幽。
7.卖油穿钱
    出自寓言故事《卖油翁》,是宋欧阳修所著,寓意是说所有技能都能透过长期反复苦练而达至熟能生巧之境。
8.致虚极,守笃静:
    老子《道德经》,致虚极,守笃静;万物并作,吾以观复。 致虚,使心灵虚空净化;守静,使心灵安宁详和。老子认认为:人的心灵原本虚空清静,但后世为私欲蒙蔽,故而观物不得其正,不得其常,所以需恢复先天的虚静,在滚滚红尘中,坚守澄澈的本心,才能认识自已的本性,才真正知道哪些东西是自已真正需要;哪些是“欲生之累”,实在是要抛掉的。
阶及神明:
    陈式太极拳宗师陈鑫云,“招熟方能懂劲,懂劲才能阶及神明”。
9.感而遂通:
  《系辞上传》易无思也无为也!寂然不动,感而遂通天下之故。无思天为是老子的哲学思想,是道教修炼的原则和目标,太极拳有浓厚的道教色彩。《系辞》说:“寂然不动,感而遂通”。“静”和“感”是共生共存统一体,只有“静”才能“感应”到。这就是太极拳中的“听劲”“化劲”,“听劲”是收集信息,“化劲”是行为,他们契合是“感”,故曰:感而遂通。
10.“外师造化,中得心源”:
    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。“造化”,即大自然,“心源”即作者内心的感悟。意指画家应以大自然为师,再结合内心的感悟,然后才可创作出好的作品。
11.大观:
    盛大壮观的景象。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予观夫巴陵胜状,......朝晖夕阴,气象万千,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。
规模宏大,内容齐备。清·周中孚《郑堂札记》“博采羣书,洋洋乎大观哉!” 清·梁章钜《古今图书集成》“故能贯穿古今,......靡不备具,洵为典籍之大观”。
12羽扇纶巾,樯橹灰飞烟灭去:
    苏轼词《念女娇.赤壁怀古》,此处意指,太极拳当效法周瑜之从容潇洒,舍弃争战之残酷。


13.说明:
   《太极》中还有诸多词句,如:刚柔相济;松活弹抖;顺逆缠丝;柔中韧;韵味;曲水流觞;轻风拂柳;虚实,稳若汉钟鼎;所谓行气,实则意行;留恋缱绻;化打相合,触处圆掤;转关折迭等词语,其内涵皆为太极拳之“筋骨血肉”,另有诸如澄潭碧水,松非松,调之无物,阶及神明,感而遂通,等词语皆为太极拳之境